|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p06

This version was saved 2 years, 4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Bohsin Cheng 鄭博心
on November 5, 2021 at 7:05:03 am
 

甘涵亞

 

閱讀文獻:

從跨境族群看越南群遷徒及身份變換

筆記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eQHPQp_uwMLu8hzIe4OA1iMVJWycJae/view?usp=sharing

 

Speech Community 研究對象:臺灣幫派組織

閱讀文獻:幫派行業活動與犯罪關係的研究

幫派行業活動與犯罪關係的研究.pdf

幫派組合定義:

幫派組合最初是指有流氓特性之暴力犯罪集團與成員,後來1069月警政署修改幫派組合的定義為「經本屬註記之三人以上,已實施強暴、脅迫、恐嚇為手段,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

應指不良份子為了共同利益而結合成集團性,以暴力從事不法行為為主要手段。 

行業活動定義:

犯罪組織的牟利活動通常以兩種類型呈現:

  1. 提供非法之物品或服務:販槍、販毒、販售盜版、色情物品、經營地下錢莊、應召站或地下賭場
  2. 滲透合法行業:利用合法行業達到牟利目的,但地從事非法吸金、圍標工程等

 

在台灣,黑道、商界、政界已成為一體

不同的團體會有自己的特殊性(attributes) 特性(characteristics) 

 

研究對象:竹聯幫、天道盟、四海幫、其他幫派組合

官方資料庫內經審核註記有案之共713個幫派和分支,隨機醜曲20% 143個幫派組合或分支為樣本

架構

幫派屬性/組合

主要活動地區

幫派規模

學生少年成員

 

延伸兩個面向:

1. 犯罪行為 

  • 暴力犯罪
  • 經營非法行業
  • 販賣槍毒
  • 成員遭壓執

2. 滲透合法行業

  • 圍事:娛樂休閒、公司行號、民俗廟宇
  • 投資經營:娛樂休閒、保全徵信、營造工程、民俗宇業

 

研究結果:

  1. 竹聯幫、天道盟、四海幫所犯的各類犯罪行為最高(暴力犯罪、非法行業、販槍販毒)
  2. 持續推動暴力犯罪、槍枝、毒品、職業賭場的查緝作為
  3. 幫派吸收未成年及學生應加強教育宣導(有12.6%21.7%的學生/未成年為幫派成員)
  4. 幫派滲入需要專業程度教高須具備特許資格的行業應素顏亦因應作為(專業性低、教育性低的企業容易為犯罪集團所滲入,所以主管機關應該要去思考修訂的因應方式)
  5. 幫派為是及投資經營比例最高的是娛樂、賭博等行業(如果發現幫派利用合法公司進行非法牟利時,機關部門應該聯合查緝) 

研究限制:

此研究的犯罪幫派成員、犯罪、行業等訊息僅止於警察機關所獲知並上傳系統之資料,所以官方所搜集的資料上跟社會上實際的數量會有所差異

——————————————

較多的文獻會去探討幫派組織與政治(選舉)的關聯性,

較少資料可以暸解內部的組織結構及一些故事 (因為他們都會保密)

目前可以訪談到的對象已退出幫派組織,希望可以藉由訪談去暸解幫派組織行為活動

 

目前可以接觸到的訪談對象

地區:台南

幫派組織經驗

起初:角頭區域性

中段:入竹聯幫

後段:自己出來帶人

犯罪行為

八大、討債、賭博組頭、走私槍械、地下錢莊等

 

初步想暸解的方向(從生命史研究法、訪談法去探討):

  1. 角頭、竹聯幫、後來自己出來帶人三個面向的組織制度(階級等)
  2. 角頭、竹聯幫、後來自己出來帶人的主要犯罪行為及活動
  3. 與地方勢力的關聯?有關警政單位的關係(官員、刑警)
  4. 時代/社會的變遷對組織幫派的影響(有稍微提到社會形態不一樣會有不同的影響力)

 


李庭 

 

南太平洋國家多元族群、從南島國家外交帛琉

 

兩篇文章皆以探討台平洋島與國家的族群與文化,身在同為太平洋島嶼的臺灣,也擁有許多文化背景不同的族群,藉由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與族群問題,經由這些國家的經驗,尋找適用於臺灣文化的辦法。其中斐濟以印度裔和斐濟人為主,即使只是兩種族群組成的島嶼國家,依然存在者文化與族群衝突,暴力事件不斷,大大影響了斐濟本身的共同文化發展,索羅門群島、紐埃、薩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等,皆是因殖民、管理國家不同或是族群不同而產生島上住民的分裂。南太平牙國家近年也主張分離主義運動,希望與「原有的政治範圍分離」,依照不同族群分別獨立,其中以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等的分離主義例子最完全,脫離了原本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組織,自成政府。不過也有合併的例子,但較少和平的案例。

而一個國家的組成,除了領土之外實質的成分,還有族群認同這些思想上的成分,相同的歷史與文化、祖先等等,島國的地形也是非常重要的成份之一,這些由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幾乎不用「國族」nation來稱呼自己,國族是主觀存在的,若一個國家當中的族群,不認同其他族群的文化,甚至是沒有共同的文化,國族是非常難繼練起來的。  以同樣的情況看臺灣,同樣經歷了殖民歷史、移民、多元文化、族群的太平洋島國,雖然我們的島嶼並不會說非常分散,但若我們希望在台灣生長的各個族群都能夠接受臺灣國族認同,便需要先接受在臺灣生長的每一種族群,其實與過去比較起來,臺灣的意識已經進步許多,但在國際上依然有一定的阻礙,因此文化研究與推廣也能夠幫助大家認識彼此,我們無法強迫大眾的行為與想法,那麼潛移默化的將文化帶入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就是一種好方法。

 

澳洲的原住民文化與現況澳洲的原住民文化與現況.pdf

先前得知研究指出澳洲的原住民使於臺灣,雖然一直知道澳洲原住民文化,卻從來沒有真正探討澳洲原住民問題,與臺灣相同的,有土地權利問題、資源剝奪、文化消失、教育、母語流失問題,我想這也是目前全世界的住民所面臨的問題,1980 年代聯合國設立了「原著人口工作小組」各國才積極開始設立原住民相關法案,然而在澳洲1960年代便已經有人提倡Land Right Movement,爭取原住民土地權利,想較之下台灣在1980年代才開始原住民正名運動,雖然2016年蔡總統公開向原住民道歉,加上目前實施「轉型正義」,,我們開頭已落後,又加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臺灣在權利爭取方面較不激進,議題也常常為了避免衝突而避談,進度的確讓然感到擔心。

 

「社群」研究主題

一、眷村 

眷村第二代訪談 

出生、父母歷史淺談、居住的變遷、與本省之衝突、成長背景、學經歷、身份認同、文化傳承等相關問題 

 

二、伊斯蘭教社群(龍岡清真寺)

臺灣穆斯林主要來源 1. 1949隨國民黨遷台  2. 1970-1980雲南遷至泰國緬甸後輾轉來台 3. 1990年代後外籍勞工 (面紗映像:台灣伊斯蘭文化之呈現與印象-以台中清真寺穆斯林為例.pdf ) 

以訪問、參與伊斯蘭教信仰者在台灣的生活情況,台灣大量食用豬肉,就我所知,龍岡清真寺門口開設一間豬腳店多年,清真食物也非到處都有,藉由訪問這些族群,瞭解台灣雖然對於宗教屬於開放心態,但在生活上似乎較少實際的尊重行為。

從本身歷史經驗出發,探討生活飲食、宗教儀式、婚姻、殯葬的文化、變遷、家庭傳承觀念。

  1. 陳書偉(2012)。中壢龍岡穆斯林的離散認同與文化地景。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
  2. 于嘉明(2008)。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中壢火車站 移工餐廳 

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來台原因、日常生活行程,生活圈、與台灣人互動關係、勞工權利 


鄭博心

閱讀心得

John Steinbeck 筆下的華人-談伊甸之東中的老李形象

 

East of Eden John Steinbeck 1952年出版的小說,故事講述加州Salinas Valley 兩個家族Trasks以及Hamilton 之間不同世代的故事,時間線設定於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

 

其中,裡面的角色LeeTrasks 家族的傭人,雖是中國移民第二代,但其實Lee受過教育且能說著流利英文,但是為了滿足白人,Lee 與白人說著pidgin English,當被問及為何不說標準英文時,Lee的回答是:「這不就是你們白人期待一個傭人用的語言嗎?」,Lee想要擁有自己的店,但卻無法完成這樣的心願,因為在白人眼裡他是黃種人;在中國人眼裡,他屬於洋鬼子那派的。這樣的情況,其實一直存在於海外華人的生活之中,似乎既不屬於故鄉也不屬於現居住的這塊土地。

 

18世紀後期一直到1940年代左右,移居美國的華人備受歧視,隨著全球國際化的洪流,中華文化不再擁有過去神秘的色彩,而是淪為西方人眼中懦弱、守舊、工作認真的勞工角色。這樣的歧視雖然因為時間的推進、人權及平權的議題興起似乎稍有平息,但華裔人士似乎一直處於劣勢漩渦中,尤其因新冠肺炎的情況,又導致一波Asian hate ,海外華人處境令人感到堪憂。

 

美國華人歧視歷史一覽: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istory/2021/03/18/history-anti-asian-violence-racism/

 

華語碩 60884010I 鄭博心

 

  1. 大甲日南孟春客庄—根據林衡道於1963年提出的福佬客概念,台灣的客家人因時間、地域、文化與閩南人互相交錯,導致客家人逐漸閩南化(福佬化),生活習俗與閩南人趨同,這樣的現象在彰化、雲林、宜蘭及花蓮都可見。臺中地區位於臺灣中部,根據台中市客家委員會資料顯示,臺中地區早期的移民多從西部沿海和港登陸,泉州人多以濱海地區:梧棲、清水、沙鹿及大甲等地為居,而客家人多居於東勢、石岡及新社等山城。但根據早期資料顯示,濱海地區其實出現不少客家人的足跡,透露客家人的遷徙路線。根據記載,乾隆初年陸豐縣邱姓入墾大甲日南及苑裡一帶,永定余姓從大安港登陸,再後來梅縣巫氏來到大甲地區發展。而在大甲日南車站出來沿途至日南慈德宮約一公里左右的距離,有著福佬化客家人的聚落-孟春客庄,於2018年經由客委會重新整修及建造,沿途經過火車糧倉、常民生活聚落及九張犁水圳。在閩南人較多的大甲海線也有著客家氣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NhcL7Y3xg

 

  1. 台北公館東南亞一條街—台公館商圈擁有許多東南亞料理餐廳,是留學生、僑生以及本地生尋找平價美食的好去處。根據關鍵評論《舌尖上的東協》相關報導,台灣台北市大安區公館的東南亞街似乎常被大家遺忘其歷史意義。1975年發生了兩件大事-南越淪陷以及台泰斷交。因南越淪陷,許多越南僑胞遷徙來台,再加上台大、師大及台科大商圈附近擁有許多僑生,懷念家鄉滋味的學子、回不了家的人民及不得已遷徙而來的僑胞等等因素,公館商圈開立許多東南亞風味的餐廳,其中以翠薪越南餐館、銀座越南餐館及泰國小館最為悠久。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7669

  2. 台北成功國宅印尼商店kampoeng Kita—台北成功國宅有許多老年住戶,為了看顧他們起居生活,因而有許多東南亞看護也居住於此,而在社區內有三家販售東南亞商品的店面,其中kampoeng Kita的老闆為印尼華僑劉先生,店裡不僅販賣家鄉用品等等,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場域讓移工們能在午休或是休息時間能說說話,訴訴苦。https://www.peopo.org/news/284481

  3. 台北車站印尼街—在台北車站天成飯店後方的印尼街,只有在印尼移工休息的星期天營業,賣著家鄉小吃,有著投幣卡拉ok,移工們紛紛將薪水帶至禮拜天也營業的店家匯款回家,短短50公尺的小街道圓了台灣各地印尼移工的思鄉之情,也為台北市的多元文化帶來不同色彩。https://one-forty.org/2016/09/28/indonesiastreet/

  4. 台北辛亥路眷村慈仁八村—在台北辛亥路附近的富陽生態公園原是台灣聯勤軍方的彈藥庫,在入口處有一眷村名為慈仁八村,因富陽生態公園原為國軍彈藥庫而就近設立之一般職務官軍眷村。https://m.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SOWtp&set=a.609488185778270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