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p04

This version was saved 2 years, 5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Bohsin Cheng 鄭博心
on October 21, 2021 at 7:07:12 pm
 

鄭博心:

小論文:110-1 華人社會與文化 鄭博心小論文1.pdf

week 4 閱讀文章心得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過去,我國因政黨因素而實施的國語運動,而貶低母語的存在價值,直至解嚴後,社會朝民主及多元化發展,發展振興母語運動為一大重要發聲。然而,在這樣的論述卻也產生了兩極化的效果,一為國人對台灣意識的抬頭,對國土的情感連結被凸顯出來;二為族群間因語言差異的關係易造成衝突。文中透過歷史事件論述關於語言不該成為溝通公共事務時的阻礙,也絕不該忽視、貶低及矛盾任何語言的存在意義與價值。

在多數人的觀念中,認為語言是族群或國族構成的基本要素中最為重要的,認為語言是民族的靈魂,語言是認同的核心。作者透過歷史事件分析這樣觀念的由來,而逐漸地,我國國民黨權威統治時期,即受到德至德意志浪漫主義所建構的語言國族主義影響,進而推行國語政策,力求一致性與秩序的統一,認為這樣有助於國人對於國家認同的發展。

本文最初以兩位報紙讀者投書內容為開端,說明語言可以是相互溝通理解的工具,亦可以是不理解與爭論的開端,筆者認為這與關係認同有關。以我國為例,各族群間應以相互認同並緊密相連的關係,但多數仍以區隔、差異等眼光及方式來審視彼此。筆者建議我國應在多種語言族群並存的基礎下,建立相互尊重,友善包容的關係環境,並學習面對、接受、尊重差異,民主的追求雖謂人人平等,不過此平等並非追求同一標準,而是在差異化的民族國度中,讓不同生活經驗、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觀點的人都擁有相同的機會,實現「趨同存異」的精神。應以民主制度而自豪,珍惜多元文化與族群的存在,並尊重彼此差異,方是我國進步的一大助力。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