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敏
劉殿敏第十一次從中印邊界衝突看語言文化在外交上的運用及實踐修正搞.pdf
ICTCSL2021_劉殿敏_陳淑芬_印度國別化華語教材之開發與研究_全文.docx
甘涵亞
印尼華人
研究方向:印尼華人的宗教信仰
一、孔教
二、佛教
二、一貫道
文獻:印尼後新秩序時代之華人宗教復興:以一貫道之發展為例 沈曄瀅
印尼華人
印尼華人主要指向兩大族群,亦即十九世紀末以前移居來此,繁衍於印尼的「土生華人」,與二十世紀初期以後新移民的「華人新客」。土生華人幾乎已不識華文及中華文化,華人新客則因移民時間較晚,少部分尚略懂華語。
印尼華人新客對自己原本種族的認定,使其以「華人」自居者多(王賡武1994:234-247)。反之,土生華人在長期與當地文化融合下,對自己「印尼人」的國籍認同比傳統「華人」身分更深。不同的身分認同,相對也會影響到印尼華人宗教信仰的選擇與傳播問題。
宗教在印尼社會的重要性
印尼是一個極其重視宗教信仰之國家,其「建國五原則」中的第一條即是信仰萬能且唯一的最高真主(Ketuhanan yang Maha Esa)。在1965 年九三○事件後,印尼政府要求全國公民在身分證上必須註記所屬宗教,否則就會被視為共產黨施以處分。印尼社會裡,宗教辦學的情況相當平常,從小學到大學,各個層級皆有(王愛平2010: 219),這也是外來宗教在印尼傳播的一個常見模式。除了身分證上的註記與開設學校,政府也規定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儀節,甚至是入印尼籍之申請,均須有宗教性公證。
在新秩序時代(New Order, 1966-1998)以前
印尼華人信仰以佛教和孔教為大宗
印尼孔教則源於康有為的孔教提倡運動之影響(黃昆章2005:268- 269) 1900 年成立中華會館,後又改為孔教會(Matakin)積極活動。孔教 (Agama Khonghucu, Confucianism)將孔子當成聖人先知,把四書五經當成教內經典。1965 年正式將孔教列為印尼六大宗教之一。
九三○軍事政變後,開始了蘇哈托(Haji-Mohammad Suharto)執政的新秩序時代。為建立一個一統性的國家(homogeneous nation),實行同化政策,同化政策並不包含華人宗教的禁制,佛教與孔教等較多華人信仰的宗教,在調整為一神信仰的架構下,是被當時政府所接受的。1977 年,蘇哈托贏得大選,為了徹底同化華人,展開了更嚴厲的反華政策,印尼孔教因被認定為自中國傳入而受到莫大打壓。隨著孔教的衰落與排華之劇,即便印尼政府認可華人信仰佛教,許多華人為了逃避政治與社會迫害,仍轉而信仰天主教與基督教(Suryadinata 2007: 279)
後秩序時代
蘇哈托政權崩垮後,1999 年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上台,重新承認孔教的合法性,
印尼華人歷經了新秩序時代近40 年的中華文化斷層與社會迫害,即使是華人新客的新世代,大多也已經不識華文、傳統儀俗。不過,受到上個世代的家庭教育影響,華人新客中對與中華文化接軌的種族認同渴求還是有的。
印尼孔教會
印尼孔教會由土生華人所組織,土生華人幾乎無法使用華文,因此,孔教會領導者一開始即以馬來文版的《大學》、《中庸》當作傳教經典。13在蘇哈托執政初期,孔教更是依著政府所要求的印尼化、一神信仰化架構發展(黃昆章2005:270)。
孔教的上帝是「天」,是「唯一的」,孔子是為先知(王愛平2010:220),信徒聚會的場所就是孔廟或禮堂,禮堂內有祭壇,擺設孔子塑像或圖像;信徒聚會時,會向上天祈求禱告或是聆聽宣道課程,而且還會不定期地舉辦當地慈善活動。孔教會後來
亦將《四書》、《易經》、《尚書》、《孝經》等翻譯成印尼文,讓信徒能更了解孔子思想。基本上而言,孔教雖以儒家思想、中華傳統為傳播內涵,然則形式上的印尼化是很深刻的(廖建裕2010:42-44)。
一貫道於印尼的發展
一貫道於印尼發展已有60 年以上的歷史,最早進入印尼的臺灣人是支線寶光組的陳伯齡,根據Iem Brown 的考察,陳伯齡第一個落腳的地點是爪哇島的瑪琅(Malang),時間是1940 年代(Brown 1990: 115) 一貫道傳入印尼最初約為1940 年代末期至1950 年代初期之間。一直到1970、1980 年代,臺灣其他各支線才跟著陸續進入印尼,道務也開始迅速拓展。在此之際,因印尼仍處排華政策之下,臺灣一貫道各支線進入印尼乃須以商業貿易、探訪親友等名義進行。
反觀一貫道,傳入印尼時間較晚,主要發展時期為新秩序時代末期至今,受印尼化影響較淺。印尼一貫道大多複製臺灣模式,又以華語為主要宣道語言,在後新秩序時代政策開放下,更能以中華文化原貌來傳教。
文獻 2 印度尼西亞華人社會孔教的興起王愛平
印尼孔教源於中國儒學,是印尼一部分土生華人特有的宗教形式與文化認同標誌。中國儒家在印尼的傳播,伴隨印尼華人社會形成的過程,起初透過華人家庭、寺廟、宗祀和家庭、私塾、書院的文化教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印尼華人民族意識興起,開始自覺維護華人文化傳統,出現巴達雅中華會館,宣布孔教為印尼華人的宗教,確立孔教的基本禮儀,四水文廟當時開始實施每星期做禮拜的宗教儀式
文獻3 宗教儀式與文化傳承王愛平
- 禮敬、禮拜:點香、禮拜儀式、公共節日紀念儀式
- 祭祀儀式:祭天、祭孔、祭神、祭祖
- 人生禮儀:出生、命名、婚姻、喪禮、宣誓
李庭
James Jiann Hua To (2008)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onga, Sylff Assicciation
https://www.sylff.org/news_voices/853/
東加最早的華人可追溯至1920年代,為英國國教的傳教士(To, 2008),但一直到了1974年第一位來自台灣的商人在當地居住下來,東加王國的華人人口才開始成長,多數都是從台灣移入,1989年因天安門事件之後,又多了來自中國的移民。九零年代時期,東家更為了豐富國家金庫,開始販售東家護照,因此也吸引了許多來自中國的移民,這些華人移民多數經營當地的商店,促進了當地食品的進口。至2008年為止,東加主要島嶼Tongatapu一共有大約六百至七百為華人人口,突然大量的人口移入,加上有些人非法販賣護照,造成當地居民對華人的不滿,產生攻擊事件,所以在2001年大約有六百位華人因工作簽證到期且為了保護人身安全,被東加政府要求離開。然而,東加的皇族因漁業、農業的合作關係,反而希望更多的華人能夠移入東家,促進王國的經濟,雖說這些破壞事件多只攻擊華人擁有的店家建築,而非攻擊華人,依然另近兩百位華人離開東加,不過也有一些人最後回到了東加,在遠離中央商圈的地方重建生意,有些人更是先移民至東加,替將來再移民至澳州或紐西蘭做準備。
Willmott, B. (2007). Varieties of Chinese experience in the Pacific. Chinese in the Pacific: where to now, 35-42.
Varieties of Chinese experience in the Pacific.pdf
華人的移入男太平洋群島可分為三波,其實早在第一波華人移入之前十八世紀晚期,已經有華人隨尋找檀木與海參(Bêche-de-mer)的商船移入,多擔任廚師或伐木工的工作,且一直到1840年代才有華人居民,只是這些華人並沒有後代子孫。正式的第一波華人移入反而是之後隨著這些居民的腳步,在十九世紀中期移入的商人,且這些商人會與當地女子結婚,在1850-1880年期間人口也分散至周邊其他島嶼國家(斐濟、大溪地、庫克群島、吉爾伯特群島)。1865-1906期間可以稱為第二波華人移入人口,這些人多為華工。第三波則是在戰爭期間,移入歐洲國家屬的群島上的華人,而這些華人也帶入了華人的妻子和後代,國民黨與華人學校也在這期間之內出現在南太平洋群島。
本篇也在文中提到了,當時造成東加與其他島國的排華事件,最初可能是因為有華人身份的詐欺犯罪,加裝到當投資,實質騙取錢財,然而這些對於在當地居住、從商,重重地打擊了華人在當地的形象,造成了同為華人面孔的居民們生活上的負面影響,也讓當地人因此對華人感到反感、排斥,使居住當地的華人不願再公開承認Chinese的身分。
摘要
文獻回顧
東加王國(位置、歷史背景、人口、產業)
華人的移入
東加的華人社群
中國與東加的外交與近年發展
結論(?)
陳怡瑄
文章架構
一、前言
二、華人移民簡史
三、人口組成
四、文化
五、結論
目前搜集文章的彙整,先以華人移民簡史為主軸,再依序搜尋各類報導或文獻補充後續內容。
一、華人移民簡史
早期17世紀初時,已有華人的教士、學者和商人等到荷蘭以個人關係的身份進行拜訪或留學,直至20世紀初才掀起真正的移民熱潮。由於戰亂、朝代交替及政治因素而移民,追求謀生,以中國南部農村的破產農民為大宗,與百年前的移民性質上有根本的不同。
華人移民至荷蘭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為二戰期間的三批移民潮。第一批來自印尼的華裔留學生,與當時印尼群島當時屬於荷蘭殖民地有關,使得印尼華人社會中社經地位高的家族,會將小孩送至荷蘭留學,學成後返國或留在當地工作和定居。第二批為華人船工移民,在鴉片戰爭中簽訂之《南京條約》後,清政府被迫放棄對華人移民海外的限制,而當時英國在中國沿海進行貿易,並在香港招募華工,同時1911年荷蘭爆發船員罷工事件,船員工會與船主發生衝突,因此英國藉此機會向荷蘭船主提供廉價的華工,荷蘭船主寧可僱用華工,不雇用自己的船員,使得當時的罷工事件以失敗收場。
(二)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為二戰以後到1980年代。二戰後,荷蘭的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消費力提升,而一般荷蘭人沒有經營餐館的經驗,當時到先在荷蘭的華人便開始在當地開設中印尼餐館,由於過去也不少有荷蘭人嚐過東方的美食,餐館絡繹不絕,導致當時在荷蘭的華人須請自己的親友出國來協助,親戚帶親戚的方式也形成華僑歷史上的移民潮。1960年代後期,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故大部分的移民都先經過香港,之後再從香港到荷蘭,這批的移民因移民過程不易、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工資菲薄,造就其吃苦耐勞的性格。
(三)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為新移民時期。在1989年後,無論是政治難民或是經濟難民,這批移民至荷蘭華人的文化素質較高,不少皆有受過高等專業教育或屬於文化知識階層的人。
荷蘭華人餐館業如日中天.pdf
目前有找到許多資料,且是以文章、故事、小說的形式呈現:
王露露荷蘭流浪記_之五我所見過的荷蘭華人女性.pdf
鄭博心
韓國華人近代簡史
現今韓國華人族群約依照移民時間約可分成三類---老華僑、朝鮮族以及新移民。(Song 2021)
- 老華僑:
老華僑為韓國近代的第一批中國移民,於19世紀80年代跟隨李鴻章及其清軍隊伍進入韓國仁川的中國商人之後裔。這些中國商人移民在當地拓展貿易活動,與日本商人及當地商販互相競爭,雖然1910年日本開啟對韓國的殖民,這些商業活動多少受到影響,但餐飲業及部分貿易活動仍然繼續,故直到二戰結束(1945)前,移入韓國的華人數量仍持續增加。甚至當時有些華人移民具有「跨國性」之特徵,舉例來說,本來居住在日本唐人街的中國商販為開拓新商機,跟隨日本殖民政府前往韓國。(Song 2017)
公元1950 - 1953朝鮮戰爭(又稱韓戰)爆發之時,在韓國的華人數目急遽下降,從本來的8萬多降至不到2萬。隨著戰爭結束,國勢回穩,華人數目緩慢回升,然而又因樸正熙政權推行限華發展之相關政策,當地華人的各種商業貿易活動受到影響,經營各式行業都受到極大限制,故當地華人開始遷移至其他國家(Song 2027)。當時在韓國的華人約有90%有中華民國國籍,此因韓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在韓國設立代表處,韓國華僑因在韓國之特殊身分而多前往申請(王淑玲 2013)。因為擁有中華民國護照,許多人便遷往台灣,或是如同當地韓國人一般前往美國,且即使移民美國,也多居住於韓國人群體之間。因深知韓國人之文化及習性,在美國大城市中的韓國區常可看到華僑開設之韓式中餐館。(Song 2017)
公元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韓建交,為這些留在老華僑帶來一線生機,
許多原本來自山東之華僑利用他們在當地的人脈,幫助韓國公司向中國山東地區擴展及遷移。(Song 2017)
- 朝鮮族新移民:
因為20世紀80年代末期冷戰局勢緩和,中國及韓國建交,兩國之間交流漸增,其中居住於中國東北的朝鮮族為移居韓國之大宗。中國東北朝鮮族移入韓國可稱為「民族回歸遷移」,在國外居住不只一代的人回到其民族之故鄉。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東北的朝鮮族欲回歸故土,看望家人卻因冷戰局勢緊張而無法達成,20世紀90年代以後,起初是探望家人親戚,而後便留置韓國從事販賣等行業。當時的韓國經濟崛起,韓國各公司急需勞動人口,因這些朝鮮族語言及文化的相似性,以及中韓勞工薪資之差異,大批朝鮮族人口進入韓國勞工市場。此外,20世紀末期及21世紀初期也有許多朝鮮族女性因婚姻關係移居韓國,當時因有大量婚姻之需求,而此需求多來自農村單身大齡男子,語言相通的朝鮮族女性變成了最佳選擇。如此趨勢下,往後20年便越來越多朝鮮族女性因婚娶關係而遷移韓國。(Song 2017)
- 漢族新移民:
西元1992年中國與韓國建交,兩國之間重新開啟門戶,新移民移入韓國尋求更多的工作機會,剛好當時韓國公司遭遇勞力短缺,急需廉價勞力,政府便通過產業培訓制度,讓外國勞工能正式進入韓國公司,相較於韓國本地勞工薪資,這些外國勞工工資更為低廉,也深受企業愛用。西元2000年後韓國之中國移民遽增,其大多為勞工,韓國移民局在2008年的紀錄指出,當年在韓之中國人民裡高達18.2%無合法身分或是工作簽證(Song 2017)
同樣以婚姻角度切入,西元2000年後越來越多漢族女性因婚娶關係移入韓國;西元2010年後韓國人較傾向於選擇非朝鮮族女性為結婚之對象,從韓國統計局2014年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在韓國之中國移民,漢族遠高於朝鮮族,且兩者之女性移民皆多於男性。(Song 2017)
漢族新移民與朝鮮族移民的移入人力多為勞工,但朝鮮族比漢族新移民多了語言上的優勢,因此也較容易獲得工作機會,薪資待遇也相對新漢族移民來得更高。(Song 2017)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