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p09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xuanfighting@... 2 years, 5 months ago

劉殿敏

D-1 新加坡華裔語言形態與身份認同解讀 吳英成.pdf

 

劉殿敏第九次梅花還是野百合_台灣各族語言型態與身分認同解讀之研究di.pdf


李庭 

 

1. 戰前星華社會結構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凡事經過殖民或是有移民的地方,總是會有許多因為族群不同而建立的宗會,在戰前由英國殖民的新加坡,就建立了許多不同姓氏的華人宗會,同宗舉辦活動、互相幫助等等密且往來,宗族之間也因為互相競爭,而有了權力階級,這就好像台灣的角頭起源,不確定當時有沒有生成了幫派文化,但在台灣,不同幫派的人一開始也是因為家鄉、姓氏或血緣、地緣關係而聚集起來的,又或是最近做過的忠貞新村調查,當時在滇緬邊界加入的少數民族,或是當時根本不是軍人的百姓們,就是因為當時的共產黨造成失去家園的人民們投靠國民黨黨軍,投靠當時生活條件也非常差的滇緬游擊隊,當人們到了一個新的地區後,都會因為互相共有的身份,聚集在一起,接著便是文化的產生。

 

2. 從馬來西亞華人紀念鄭和看馬來西亞

本篇比較有趣的收穫是知道鄭和原本是回族,原姓氏「馬」,回族常見的姓氏共有十三個:納、馬、撒、哈、沙、賽、速、忽、閃、保、木、蘇、郝,但鄭和在後來改信佛教與道教,這種因為宗教產生的衝突,在台灣幾乎沒有遇過,不過也許是台灣的宗教界定比較模糊,通常佛道教不分,因此沒有宗教上的敏感度,自然也不會在意宗教上的差異,最明顯的應該也只有飲食造上的差別,例如佛教吃全素、一貫道全素、伊斯蘭教不吃豬等等,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馬來西養這樣的衝突,反而覺得,鄭和是回族,但是後來並不信奉回教,以他本人的觀點是可以拜偶像的,拜他其實也沒差吧!不過這是以台灣環境的觀點去看,也許也是對宗教上的無知而沒有堅持,又也許我們是真的多元包容。

 

小論文題目:

臺灣穆斯林群體初探:以忠貞新村回族為例

目前已經做完訪談,逐字稿完成約80%,正在將訪談提及的內容與文獻做對照(傳言同鄭成功來台的伊斯蘭傭兵-在鹿港的回族後代、伊斯蘭喪葬文化)

順命歸真:從《穆斯林的葬禮》研探中國回族穆斯林喪葬禮儀.pdf

鹿港丁家大宅.pdf

 


甘涵亞

從文化分離主義談東南亞的華人社群的本地化 筆記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U5b8DOoQOyosCTAvxxvZlyv98224hOm/view?usp=sharing

 

小論文2 電子檔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E0ne2pwAVyI0iDLLSSvIyHmUno1Z37sb/view?usp=sharing


鄭博心

 

閱讀心得:

從文化分離主義談「中華文化本土化」:一個東南亞的視角心得分享

華語碩 60884010I 鄭博心

 

所謂文化分離主義(cultural separatism),是指某一文化源頭或範疇,欲抽離或界定與原有文化根源進行區分,或主張與原有之差異。就移民來說,多數的移民社會不一定會有文化分離主義的產生,居然仍有往反方向的發展,眾多移民社會多是以捍衛傳統文化著稱,於此同時,也不會強求與源頭文化做出區別。有時亦會相伴發生,既與原有文化做出差異,實際亦未保留原有文化但做出創新。本文中,分析眾多文化分離主義於東南亞國家間的差異,如新加坡,其主要移民為華人,獨立時間也較晚,因政治因素,其獨樹一格的文化認同相當強烈,其華人族群與中國做出區分的意識相當濃厚。如馬來西亞,多半以馬來文化來描述自身的華人文化,同為中華文化但更強調馬來文化特色。如印尼,多半將印尼華人分成兩大類,一為華僑,多是華人移民的一、二代,多與中國來往。二為僑生,或稱土生華人,在印尼出生或華人與當地的混血,具兩種文化傳承。後者因人數眾多,自成一格,並組織成自己的群體,形成自成一類的群體。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不同,是包含血緣及文化的傳承。最終,借鑒他國的文化分離主義與我國進行比較,可見我國主要的文化分離主義多起自戒嚴時期的文化建構,因政治因素介入,使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形成對立存在,時宜至今,多半青年學子對中華文化差異總伴隨輕視、矛盾、反感、極端等,少了些尊重與包容,與東南亞他國相比,為了與源頭文化形塑出區別,我國多半欲抹去與忽視源頭文化的存在,是我國在文化分離主義上的矛盾所在。

 

小論文文獻整理:

 一開始寮國的華人移民出現在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時期,因法國提出許多優惠辦法,吸引華人前去協助開發資源(黃幼娟,2019)。爾後雖有起起伏伏,直到1970年代初,寮國華人人數則來到至高點。越南反華後,華人紛紛逃出,導致寮國華裔人口減少。(黃幼娟,2019

 

總體而論,寮國華人移入多來自中國大陸,也有因鄰國國況不佳而移入的。(秦富業,2001

 

在越來越多華人移入寮國的情況下,如何保存及傳承中華文化及語言變成了當地華人的首要任務。西元1934年,永珍中華理事會華僑公所成立,當務之急則為擁有辦公處所以及解決華人子弟就學問題,於是在當地越珍廟旁成立了臨時辦公處及學校,雖然當時學生只有10人,已然成為寮國華人教育之開山之組。(秦富業,2001

 

西元1937年,中國後援會遣翁顯忠先生至永珍中華理事會華僑公所指導,與陳順林理事長、江生副理事長、永珍市商家們及熱心僑教人士一同開會,向寮人租借木造高腳屋作為小學教室,由校長蔡英士帶領其餘三位教師任教,此亦為寮都中學之開端。(秦富業,2001

 

西元1945年,日軍於39日進駐永珍,蔡校長因恐日軍逮捕,離開永珍,而其他教師則逃往泰國,學校只好停課。直至當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9月中國軍進駐,雖只在當地維持治安六個月,此期間學校復課,一開始因無任教教師老師則由中學生暫代。二戰正式落幕後的十餘年,寮都中學的校舍共遷移四次,一直無固定場所,後來的理事長陳柳芳向其小姨購買一塊土地,但其旁邊土地所有權為三位越南人所有,於是便委託當時越南理事會會長協助向地主購買,最後校舍座落於坤武隆路及亨文路交叉路口。西元1952年新校舍落成。(秦富業,2001

 

1954年,寮國獲得獨立後,國內情勢較混亂,國際上世界兩大不同主義制度國家,以蘇聯首的共產主義與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虎視眈眈,兩方欲拉攏寮國,同時中國內戰也如火如荼,國共戰爭結束後,國、共雙方極力爭取建立邦交國家,但當時永珍華僑思想單純,民族意識強烈,分不清國際情勢政治上的利害關係,只知道是中國人就應該愛中國,抱持著不管是以任何政治體制治理國家都無所謂,所以共產主義思想漸漸滲透寮都中學,老師們或多或少都有偏左思想,因此有部份老師由高棉金邊聘請過來,如尤少波、羅宗堅、蔡龍記、王培、莊鴻基老師等幾位老師。後有許明老師來校,大力傳播新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因此,很多學生受此影響紛紛離開永珍,經泰國曼谷,搭乘大陸船艦返回中國升學。

 

1950年代中期,美國勢力漸漸介入,寮國政府由沙那尼空家族主政,政策漸漸由中立轉向偏右,對共產主義開始有所顧忌,親右勢力隨之抬頭,1950年代末期,政府下令寮都學校有偏左思想的老師離境。1959年中期,寮都由香港聘請陳森佑先生擔任校長,再從外地聘請其他老師前來任教,自此時開始有台灣來的老師盛亞洲、林興瑞、鄭子甲、江渤深等人任教,同年,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每年暑假開始派軍用運輸機前來永珍接運學生回台觀光,名為〝海外華僑青年暑期回國勞軍團〞這項活動連續舉辦了四年,從此以後,校務蒸蒸日上,寮都聲譽遠播,寮國各地華僑子弟,以及泰國華僑子弟,紛紛前來就讀,數年後,學生增加到兩千四百餘人,當初木造教室顯然不敷使用,於是另尋校舍改建之地,尋獲一16000平方公尺之地為新校舍改建之地。

 

1960年中期,翁校長因原籍為廣東潮陽縣人,任職期間,憑鄉親情誼,與本地僑領關係良好,於是催促僑社早日建好新校舍,校董會終於議決於1963年動工,在翁校長奔走之下,永珍市各僑社及僑領們一一解囊,鄭培齡先生首先響應,捐贈學校前座大樓共教室二十餘間後,客家幫僑社捐課室八間,方光幟先生捐教室四間,雲南幫兩間,以及各商家相繼捐獻,合計共募得教室數十間,陳氏宗親另捐可容納學生二三千人大禮堂一棟。1968年中期,新校竣工落成,原在京都戲院對面木造校舍上課的學生,則遷移至新校上課,當時學生人數約有五千六百餘人,1969年校董會再向台灣方面聘請陶佩瑚先生任校長,時大部分任教老師也是師範大學或師範專科學校畢業,他們教導學生另有獨特方法,所以學生素質逐漸提高,自1959年後,相繼有寮都學生回台灣升學,也有初中畢業學生,考取寮國政府公費到歐美國家留學,學成歸國後在政府機關擔任要職,日後大專畢業學生日漸增多,社會上各行各業,如醫生、工程師、護理人員、財務人員等,都有寮都畢業校友,可說是成就非凡,這都歸功於我先僑的偉大貢獻。(秦富業,2001

 

然而,1975年五月,寮國政權轉變,由共產主義之巴特寮(Pathetlao)執政,老師們大部份避難台灣,少數逃往歐美各地,學校也迫著停課,以後情形就不得而知了。(秦富業,2001

 

迄今,寮都中學的校友們雖各居於四海,但依然每年會在世界各地舉辦校友會與當年同儕敘舊。從寮都中學的紀念網站便能找到許多留念照片及影片,當年的學校回憶及情誼仍在校友間迴盪。紀念校網上也放有校友文摘,校友們的心情紀錄都能在網上一覽無遺。

 

根據實際訪問,此時也有許多華人子弟逃往台灣避難,翠字輩餐廳的林家家族,也約於此時舉家遷移至台灣定居,落地生根。

 

http://www.lieutou.net/index.php

 

訪談進度:訪談及逐字稿已完成整理

 


 

陳怡瑄

閱讀文章:從馬來西亞華人紀念鄭和看馬來西亞的宗教、族群和政治問題

 

過去對於鄭和的印象是在國高中的歷史課本上所提,並未有綜合性和全面性的討論。鄭和下西洋對東南亞各國皆有相關的影響,也曾經到訪過爪哇、蘇門答臘、暹羅(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也抵達非洲東岸,象徵中國航海的高峰。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等人的時間來得早,而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規模是前所未見的,因此,也為各個地區帶來不同的影響。

馬來西亞的多民族,雖然政府推行種族和諧和接納不同宗教信仰的政策,但華人與馬來人因長期隔閡產生的矛盾。而現今中國將鄭和的形象視為和平的象徵,而在21世紀,紀念鄭和的600周年,觸動較為敏感的宗教、族群和政治問題。其一,宗教問題面,因鄭和是回教徒,但偶像崇拜有違伊斯蘭教義的宗旨;族群問題面,鄭和像是否應該在蘇丹像面前下跪等問題,關係到國家尊嚴。政治問題面,「和平崛起」與「中國威脅論」的衝突。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