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敏
獨立評論波士頓新市長「台灣孩子」.docx.pdf
劉殿敏第八次華人社會與文化報告孫瑞穗評論-吳弭當選波士頓市長的里.pdf
摘要
主標/吳弭當選波士頓市長的里程碑意義!
文/孫瑞穗
壹 摘要
一、里程碑意義 1.1臺裔美人吳弭女士當選波士頓市長,打破了兩百年來城市治理權由白種男性
壟斷的傳統。
要領導「適合所有人的波士頓」,當選後發表「我們準備好成為所有人的波
士頓,不會排擠任何人,歡迎所有把這個城市當作家的人」。二、吳弭背景
2.1家庭背景
吳弭的父母是典型的臺灣移民,她是典型的第二代亞裔美國人,而且在良好的高等教育環境中成為亞裔模範少數(Asian model minority)。吳弭在家中排行老大,在父母離異和母親身體不適之後毅然扛起家庭重責大任,扮演亦母亦姐的角色。母親的思覺失調症使得她奔波在社福機構和市政府之間,徹底明白了市政官僚體制的弊病,也使她意外的踏上了從政之路。她毫不避諱地將移民家庭的困境和處境說出來,跨族裔地獲取了大多數弱勢和移民家庭的信任。移民家庭的掙扎,讓她和需要幫助的人們連結在一起(陳宜萍,2021)
2.2經歷
典型的亞裔模範少數。以優異的成績拿到總統獎學金進入哈佛經濟系,是哈佛法學院的高材生,研究所階段碰到美國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啟蒙政治之路,參與了華倫的競選獲勝,自此進入被白人壟斷的政治菁英圈。她先順利成為1波士頓的市議員,2.連任後晉升為市議會議長(2016—2018)。3.獲得華倫支持,以新生代資格代表民主黨參選成為波士頓市長。(圖一)
三、成功關鍵要素
3.1吳弭當選原因
1.她的身份政治
2.波士頓近年來的城市危機。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波士頓近年深受暴風雪和水災的侵襲。
3. 19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發展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大肆炒作,使得房租和房價飆高,波士頓的生活費和再生產支出,使得多數市民入不敷出。只有三分之一的市民擁有自己的房屋,大多數的市民其實是租屋族。
4.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弱勢者被迫停止社會和空間階級的流動。
5.吳弭以進步精神來提出從政白皮書:《波士頓綠色新政與公正復甦規劃》(Planning for a Boston Green New Deal and Just Recovery)(https://reurl.cc/mvNg2Y)獲得高評價和支持。
以「氣候正義政策」(Climate Justice Policy)為主軸,提出一系列因應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而來的市政處方,獲得波士頓年輕進步派的知識分子和社團的支持,在抖音(TikTok)、推特(Twitter)和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平臺上都有極高的聲勢。
貳 心得:
一、從吳弭當選波士頓市長幾個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探究:
1.1從地理、歷史視野觀之: 顛覆了新英格蘭地區的政治價值觀
吳弭在波士頓當選市長,顛覆了該地區的政治價值觀,與在西岸加州或德州一帶當選,有極大不同的象徵意義。
波士頓地區屬早期美國英語殖民地區,即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與殖民者搭五月花號抵達美洲,本欲從維吉妮亞登陸,因遇暴風,改於鱈角灣登陸,並於麻州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建立了清教徒前輩移民棄英教會儀式而建的新宗教國度。後來美國三大主要方言分布區-北、中、南三部份,其中北部分布區就是由東岸的新英格蘭地區逐漸往西推進,越過五大湖,其發展融合影響了美國北部語言、宗教、文化甚巨。
波士頓地區就是北部語言區所在地的重心,這片以東英格蘭人及英格蘭中部為主要移民來源的新英格蘭地區,保有著最傳統的英國文化色彩,所以這裡成為最早獨立的十三州之一,在這塊擁有極具英國傳統色彩的地區,超越了統治管理上,兩百年來白種男性壟斷的波士頓地區,真的是談何容易?
1.2 成為美國菁英地區領導者
母音後R消失的波士頓特殊腔調和當地傳統建築、狹窄巷道,複製了很大的英國東英格蘭與英格蘭中部的傳統特色。引領世界學風的兩大世界級學術殿堂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均位於波士頓。從哈佛大學的背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哈佛大學受到英國傳統的影響,哈佛坐落於麻塞諸塞州劍橋,創建於1636年,始稱劍橋學院。後因在校工作的清教牧師約翰·哈佛將其全部藏書和一半資產捐贈給這所學院,因此改名為哈佛學院。此地孕育了美國八位總統校友,佔45位總統中的17%。此外,自清末以來,亦有很多中國學人於哈佛就讀,王安、貝聿銘是其中的佼佼者。故從歷史觀之,哈佛歷經百年而不墜,掌握此地的治理權,等於掌握了美國大半菁英。
1.3打破有色人種、性別在美國政治圈立足的迷思吳弭當選市長是打破了兩百年來白種男性壟斷的波士頓市長治理權,讓亞裔女性主流化為政治領袖。根據亞太美國國會研究機構(Asian Pacific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gressional Studies)的調查,全美由亞裔出任市長的城市六個,大多數的亞裔首長多集中在加州和德州。吳弭以六成四的選票當選市長,打破了以白種男性為主的東岸城市首長的紀錄。
二、群眾形式取代色人種男性白高層內部封閉的權力交換
2.1相較於白種男性在高層內部封閉的權力交換論,吳弭的選舉運動:「是以群眾的形式來取得治理權的嘗試!」民主黨新生代的世代政治議程主要的理念就是綠色新政(reen New Deal),這是美國用來處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和貧富差距的一系列立法方案。吳弭不僅以群眾議題中綠色新政的環境議題,更以自身第二代移民在生活環境中遭受的困境,真實地貼近人民的生活,故而擄獲當地居民及青年人的青睞,進而支持,吳弭才能開出64%的得票率,這項候選人極難達成的歷史任務。
2.2突破亞裔少數民族困境,社會風向轉變 亞裔要在波士頓突破以白色人種為主的環境,更要與擁有廣大族群選民的其他非裔候選人競爭,十分艱困。甚至出現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2021年11月16日於吳弭就職同日刊文指出,吳弭打敗3名非裔候選人讓部分選民感到「失望」,的報導。不過這則報導被美國網友罵爆,認為媒體刻意操作種族議題,在有色人種間挑起對立。逼得NPR電視台緊急出面道歉滅火,由此觀之麻州以種族議題為導向的特殊社會氛圍正逐漸改變中。
2.3彰顯亞裔、華裔社經地位的提升
早期華人移民多屬勞力階級,如華工、開餐館、洗衣店等,社經地位都是中下階層,在美國電影中主角也常被塑造成聰明但詭計多端、不誠信或生活習性低俗、語言言能力不佳的形象,而華人社區則是販賣低廉貨品、環境髒汙的地區。但從這次的選舉,我們發現近年華裔社經地位的明顯提升,從幾個跡象可以發現
- 新生兒數字由ABC轉為混血兒比率大幅提升 意義指向華裔與美國白人通婚大幅增加。在美國種族問題一直是在檯面下暗潮洶湧,社會問題及衝突的癥結,由前次紐選舉出現華人候選人的跡象,再加上此番波士頓市長的勝選我們已經發現華人社經地位改變的事實。究其原因華人在美就讀名校比例非常高,亞洲父母重視教育,如今開發花結果。以筆者曾任教的UC Berkeley2007年已有30%~40%華裔學生。移民第二代知識水平提升,如吳弭世代的青年人口,勤奮向學,因知識而為自己贏得了好的工作與經濟收入,如醫師、律師、高科技工程師、科學家等,間接提升了社會地位,所以我們看到通婚現象的增加。
- 脫離貧群社區有土斯有財是華人的傳統思想,所以當移民第二代逐漸獲得較高的社經地位,紛紛置產購屋,搬離華人髒亂擁擠的舊社區,進入高價位房價的新社區,形成一片榮景。
結論:
以上條件均有助於華人整體形象的提升,故此次吳弭當選碩頓市長,固然與其個人學經歷成長背景及人格特質、與波士頓近年經濟與環境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與華人社會的改變,中國勢力地崛起,尤其移民第二代的語言能力提升,更是息息相關,它讓華裔族群走出了苦力的陰影,踏出了唐人街的鬱悶!
一、參考文獻
1.陳宜萍 2021波士頓新市長「台灣孩子」吳弭:移民家庭和職業媽媽的身份,讓我想做好公共服務。取自《獨立評論》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98/article/11579
2.吳映璠 2021取自 2021 11中時新聞網:台裔吳弭擊敗非裔當波士頓市長 美媒「失望」被罵爆
二、圖表
圖一:吳弭當選波士頓市長(圖片來源:取自facebook.com/michelleforboston)
李庭
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
台灣是由多元族群組成的國家,歷史上,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殖民時期皆有語言制度,要求人民只能使用某種語言,例如日治時期的日語、國民黨來台後的國語政策。近年母語保留意識越來越普遍,過去也因為「官方語言」該不該加入「北京話」以外的語言,又該加入多少所謂的「方言」?畢竟再多族群文化的背景下,一定會有被犧牲的一方。但若希望人民能有共同的意識,使用共同的語言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台灣是由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組成,文中也提到「新台灣人」的觀念,無論祖先來自何方,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活便是「台灣人」的意識越來約普遍,而我們共同的語言該以誰來做代表?與華語作為「國語」是最合適的嗎?我們該如何同時保存各族群的語言?除了疑問,作者也提出一些建議,從教育制度開始探討,由政治面向來批判台灣的教育政策,我們應該朝向教育政策與政治區分,畢竟目前台灣的教育體系,因為政黨輪替或是總統替換,常常在短時間之內更改多次,不連貫且不持之以恆的教育,無法好好建立紮實的全民教育,又例如母語教學,目前的教育政策並沒有辦法提供學生最好的教師人選。
環境教育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 -以桃園縣龍岡地區忠貞新村的人.pdf
此篇碩士論文(p. 1-78)同樣利用口述歷史結合文獻的方式,甚至將研究內容融入實際教學中,其中提到了段希文領導的第五軍,居住於泰國「美斯樂」(位於泰國北部、鄰近緬甸邊界),這次有幸邀請到的訪問者是曾經居住過美斯樂的泰國華僑,且居住於忠貞新村,當時滇緬游擊隊第一批撤退時,段希文將軍的第五軍收到密令,留守於滇緬邊境,生活各種開銷皆須自理,從一開始的三個月變成八年,除了滇緬游擊隊在泰北邊境的歷史,目前也希望能探討龍岡清真寺的變遷過程,由原本忠貞新村居民為主要使用者至今更多了來自其他國家的穆斯林,且據我所知,與我同齡的穆斯林第三代,因為深感生活造成許多不方便,因此轉為信仰其他宗教,希望能藉此探討當時忠貞新村穆斯林在台灣生活的口述訪談與目前的對照。除了自己想要探討的文化之外,也正在思考文化研究與教學結合的可能性,此篇論文變給予許多啟發性,例如使用文化研究設計教材,提供學生實際參與文化其中的機會,亦或是有其他可能?
一、目前全球與台灣穆斯林人口分布、比例、國籍
二、台灣清真寺歷史、分佈、數量
三、滇緬游擊隊+泰國華人
四、泰籍華人與宗教信仰文化
五、忠貞新村族群
六、龍岡清真寺歷史與變遷、未來發展?
七、
訪問題目
1. 請問您居住在忠貞新村的時間?
2. 能不能請您分享到台灣之前的生活?
3. 您是否知道當時居住在忠貞新村的泰籍華人人數?
4. 請問您能不能簡單描述一下,當時住在忠貞時,有固定執行的回教儀式?
5. 您覺得臺灣對您的宗教信仰習慣方便嗎?例如飲食、宗教瞭解程度。
6. 您覺得還住在忠貞的時候,街坊鄰居對於宗教信仰不同,是否有相處上的摩擦?
7. 眷村改建,您有什麼想法?
8. 您現在還常常去龍岡清真寺嗎?
9. 承上,您有觀察到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嗎?
甘涵亞
閱讀文獻 端午節的文化政治
筆記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NQLa3kcvH5tVkywaUyBTBDTOJfc0nYIO/view?usp=sharing
閱讀文獻:台灣黑社會犯罪 (擷取幾頁)台灣黑社會犯罪part 1.pdf
黑社會犯罪
- 組織所實施的犯罪行為
組織:
1. 組織規模和程度
2. 暴力行為
3. 財力、經濟實力
4. 勢力範圍
5. 整體性能- 前面四個要素不能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繫及作用
竹聯幫(組織型代表,也是本次訪談的組織代表)
- 創立時期是從「中和幫」開始 (1953-1966)
(訪談者接觸時已是後期,2014年,因此沒有相關文獻,不過可以看出一些差異)
文獻內含詳細的組織結構(有圖)
- 紀律
-經濟來源
- 暴力
------
訪談整理表格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n36lY0LY6O6ZpM4iMJ9K7ZkHYt-JMmi1/view?usp=sharing
訪問限制:
1. 因無法見面所以透過電話訪談,但內容不會講的特別詳細
2. 受訪者因事蹟太多,一時也不知道從何說起,不過如果給方向,又講的比較侷限
- 因為很多事情是「稀鬆平常」的,面對一些外界的疑問,會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講」,很多規則及事情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可以從現有的研究/文獻發現:受訪者都是監獄裡的人,才有機會接受訪談。
幾乎沒有不是在監獄裡受訪的,猜測原因:1. 幫派會員通常都會保密 2. 不想提及 3. 他們很兇..... ,訪談過後覺得不能真的以「訪談」的形式去做研究,因為會設下一個框架,從生活中慢慢暸解,他們自動自發分享的故事才會比較精彩)
鄭博心
尚未進行訪問但因朋友有先提到家族不只在越南居住過,後來也曾因南北越戰移居寮國,且父親輩曾就讀寮都中學,所以查了相關資料:
http://www.lieutou.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4:2010-12-20-01-31-51&catid=14&Itemid=31
http://southeastasiachinese.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html
11/19
華人社會與文化
小論文2 初步訪談問題
- 林家原本是何時前往越南的呢?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在越南時,家族多是從事什麼行業呢?
- 家族在越南時多使用何種語言呢?
- 可否簡述從二戰來到台灣期間,在越南的生活如何呢?
- 從越南到台灣,家族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到台灣呢?
- 初來台時,經營越南餐館的契機是什麼呢?又為何選在公館周邊?
- 家族來台灣已數十載,對於台灣的感覺是什麼呢?
陳怡瑄
閱讀文章: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
台灣是一個外來民族的社會,在種族、語言忠誠度及族群認同等議題上,皆會有比較複雜且棘手的討論。從過去因國民黨專政的環境,形容較為封閉的社會,使得母語環境受到壓制,在經歷政黨轉替和多元社會的形塑,多語的社會慢慢地被接受,包含閩南、客語、原住民語等。文中,作者討論台灣光復後的「語言教育政策不平等」及「國語帝國主義」的形成,可與附上的文章做連結。
本文探討兩種時期的語言政策:第一,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精通一個特定語言(即國語) 或語言風格代表了權力及社會地位。第二,即使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結束後,由於語言在具體社交場合內的使用使得不平等的社會及政治關係持續。而在「台灣語言政策變遷分析」文中提及中國國民黨的語言政策在 1987 年解嚴之前,分為兩個階段:一、1945 年至 1969 年為去除日本化改為中國化的「改制穩定期」;二、 1970 年至 1986 年為貫徹國語推行凝聚國家意識的「計劃貫徹時期」。該文也從「語言人權」的層面出發,討論語言的資源、歧視主義等。
台灣語言政策變遷分析: 語言人權的觀點.pd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