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p0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xuanfighting@... 2 years, 5 months ago

 


甘涵亞

閱讀文獻:從習俗到產業— 戰後台灣「坐月子」與社會變遷,1960-2010 .pdf

筆記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48t7Bs8Lw89Xx-O5vKwp4n9X9cQFjJl/view?usp=sharing

心得:

     這週我依然還是朝「坐月子」的方向去找文獻閱讀。作者一開始先談傳統坐月子的習俗,後續分別口訪了72歲、55歲、35歲三位台灣媽媽,進而暸解不同世代的坐月子經驗。我本身認同作者最後做出結論,現在台灣女性仍然會遵守坐月子的習俗,不過因為時代的變遷及進步,也會參考醫學的調養方式,例如飲食中若有酒則會影響女性喂母乳等。

     另外,很有趣的是以前生孩子對婦女來說是為了傳宗接代,若生子才能鞏固婦女在婆家的地位,這讓我聯想到去年看過一部美國實境節目叫做「璀璨帝國」,當中有一位台灣華裔因結婚後沒有辦法生孩子,所以10年來他在夫家是沒有地位的,甚至不能跟夫家同桌吃飯,只能在小孩桌用餐,目的就是為了提醒他作為媳婦的本分就是要生子。我猜測目前台灣應該近年來比較少這種狀況,除非是富裕的華人家族或是思想比較傳統的才有可能發生,不過這件事情我還沒有深入的去研究搜集資料,所以不敢斷定此事,也很好奇台灣目前到底是否還存在這種傳統思想的家庭,女性若沒有辦法生子就無法得到夫家認同的觀念。

 

做了簡單的訪問(對身邊有生過孩子並做過月子的女性)

針對坐月子的飲食及習俗相關內容去提問~ 

兩位都是在30歲時生孩子,羅媽媽目前35歲,A媽媽目前50歲

 

羅媽媽 35

生小孩時30歲五年前

坐月子天數:40

15天月子中心

其餘天數在娘家做 

Q1: 當初為什麼考慮月子中心而不是月嫂或是訂購月子餐?

為什麼沒有持續在月子中心做?

那時候沒有很認真研究欸,但我覺得畢竟是新手媽媽,在月子中心會有衛教師會教很多關於育兒的知識。

因為媽媽很想幫我做,所以最後折衷

額外補充:很多人選擇月子中心因為當初婆婆都說的很好聽,會好好照顧,結果到最後月子沒做好,會造成家庭問題,有隔閡之類的~(文獻也有提到這一點) 

Q2: 關於飲食方面有食用麻油雞、米酒補品、白開水、蔬果或生化湯嗎?

沒有:麻油雞、米酒補品、白開水、生化湯

因為餵母乳的媽媽不能吃酒類食物,怕乳汁裡面會有含酒精被小孩喝到

月子餐每餐的湯湯水水就喝到飽了,哪還有空間喝水

湯湯水水的食物包含:雞湯、補湯、養生甜湯之類的

主食以蛋白質或是糙米飯或五穀雜糧飯一碗

 

Q3: 什麼時候開始洗頭洗澡呢?

洗頭這件事是個大學問,月子中心有說古人不洗頭洗澡是因為生產完毛細孔張開,所以怕著涼或是水質不乾淨,現在的月子中心都有「鍋爐水」,是已經高溫殺菌的水,儲存在房間裡面,媽媽或是嬰兒有需要的話可以直接用,也有附贈「泡澡水」,是用薑或是其他中藥材做成的,可以先泡開後用來洗頭洗澡。並沒有規定不能洗頭洗澡,所以想洗就可以洗。

另外,月子中心有配合的特約美髮店,如果有表明是從月子中心來洗頭的,他們會更仔細跟快速服務,避免著涼。 

Q4:會在意生產後的體態嗎?

我出月子中心後就馬上穿塑身衣了,因為頗腹產的關係,所以六個月內沒有運動。

1.5年後有去醫美診所去處理肚子的部分。(紋路及抽脂)

 

A媽媽 原住民,嫁給英國人。住泰國

泰國生三胎

第一胎 30   現在50 20年前

Q: 當初坐月子是在泰國還是台灣?

泰國媽媽從台灣過來幫忙坐月子。還帶了麻油雞跟米酒。

主要吃鱸魚豬肝麻油炒生薑(高麗菜等等,空心菜) 

Q: 原住民有自己傳統坐月子的方法嗎?

應該是沒有,他們生完就去打獵了。坐月子的習俗是依照台灣這邊

他們就是吃好一點:山豬肉糯米酒泡生魚(苦花)等 

Q:坐月子有喝白開水嗎?

有,溫熱開水。但主要喝米酒水 

Q: 有洗頭或洗澡嗎?

有,因為泰國太熱了,不洗澡很難受。但媽媽會說1個禮拜洗1

會用泡溫水的方式洗澡,不能沖澡 

Q: 產後會在乎體態嗎?

都是斷奶之後在乎,第一胎有去跑步,之後二三胎就不在乎了 

Q: 如果當初泰國有月子中心,會選擇去住嗎?

不會,我只有第一胎的時候有坐月子,二三胎就沒有了。

我自己是覺得差別沒有很大


華人文化與社會 week 3 心得

60884010I 鄭博心 台灣河洛中藥文化

台灣的組成民族大致可分為閩客原外新,其中又以閩南人為大宗,約佔1600萬上下,台灣的閩南人多於明末清初隨鄭成功遷於廣東、福建移民而來,這些閩南人的祖籍多來自於黃河流域洛陽中原一帶,故又可稱為河洛人。河洛文化起源甚早,而目前福建及台灣的閩南話(河洛話)也歷史悠久,移居至台灣後,在島上更是遠離了紛紛擾擾,因此保留了完整豐富的河洛文化,在此也包含了中藥文化。

台灣的中藥文化,可以說是保留完整,不僅只是治病而早已深植於人們平常的生活之中,包含中藥名依照古音及「父子相傳,師徒相授」的傳承制度等等。以中藥名尊崇古音來說,我們常見的車前子的車,不唸chia 而是古音Ki;陳皮的陳不唸Dan 而是唸din;黃耆的黃唸ng但是雄黃的黃唸Hong等等。「父子相傳,師徒相授」的傳承制度也是台灣河洛中藥文化得以保留完整的原因。家裡開中藥房,從曾祖父一代開始往下傳承給祖父,傳承的過程中須研讀許多書也須時刻跟在父親(師父)旁實習,在台灣要開立中藥房以必須通過考試,為的就是層層把關,讓民眾能買到好藥,保健身體。

台灣的中藥文化除了上述特質外,最為明顯其實還有諺語,正如上述,中藥不是僅僅只為醫療買賣藥材,而是一種常見的社會文化,「厝來有人識懂藥材,全家健康自然來!」,這句話用在我們家則最是貼切,一點小感冒或是身體微恙,阿公阿嬤總會
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實在感謝!另外,像是「龜鹿二仙膠,給你變鐵腳」、「良藥苦口,利於病」及「見青就是藥,狗尾草轉骨」等等,都是中藥文化融入生活的絕佳例子。中藥不僅僅只是治病,更是保健;中藥文化不僅僅是抓藥燉藥,更是生活中的智慧。

讀完此篇文章後,我致電給阿嬤詢問一些常吃藥材的特性,也簡單詢問中藥房長青補品為何,不出所料,正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保健食品-四物湯位居首位,現代女性較不像過去一般,吃補是為了好生養,阿嬤表示到店裡購買的客人較以前不同,現在也會有年輕女性自行購買,為的是調理好自己身體。同時,也提醒如果是容易貧血的男性,也是可以購買四物湯的,毋須害臊。

 

文章連結:台灣河洛中藥文化.pdf

 

閱讀-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認同之關係

「文字」構築語言系統,語言文化乃一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許多國家都建立自我專屬的語言系統,如:日本、韓國。也有借鏡他國語言共同使用的國家,如:美國。本研究欲探討國家的語言文化是否會影響國民對國家認同程度。

根據文獻探討,Anderson (1991:37-46) 表示「出版」、「宗教改革」、「當地母語出頭」是近代西歐民族的意識形成重要源頭。亦認為「母語文化」是形成國家認同的關鍵。語言、文字雖與國家認同無絕對關係,卻有著相對關係,從漢字歷史文化可探討語言文字對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與獨立造成的影響。我國長期接受國語政策的影響,而台灣本土語言-閩南語逐漸被淡忘,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因政黨因素而將閩南話扮演社經文化叫低俗的語言,或稱「方言」,並將語言設有高低之分。語言除扮演溝通的橋樑,亦是族群歷史文化傳承的媒介,倘若族群母語若死亡,可能代表族群意識逐漸消退。

我認為保有民族母語是重要的,現今也有許多團體在提倡母語運動,不論是閩南話或是原住民語,皆不可因為政黨或環境因素而抹滅其存在的意義。我本人亦於國小兼任閩南語課程老師,家中的親人亦使用台語溝通,這是在地文化展現的一種國家認同,我也希望影響更多的孩子來保存這份文化。然而,接受多元文字、語言也是可以同時並進的,我於小學擔任英語科任教師,兩種語言的教授都有其必要性與意義,也是對國家認同的小小心力。


 

李庭

 

瑪德萊娜時刻_以戰後台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為例.pdf

   本文以探討眷村文學為主,先是以非常長篇地介紹了嗅覺與味覺產生的「身體記憶」,食物不只代表了一個人或群體的身份認同,也是我們想像或是表達思念的媒介。從「瑪德萊那時刻」帶入到,食物的氣息與味道與我們的記憶緊緊相扣,依此為背景探討第一代眷村文學與第二代眷村文學之間的差異,從中探討戰後移民第二代的身份認同,第一代作家生長於中國,因戰亂才移民至台灣,雖然長期居住後多少有了對於土地的認同,卻依然保持著異鄉人的心態,多數書寫思鄉情懷、今昔非比、反攻大陸相關內容;而第二代作家,有出生於中國、成長於台灣,也有在台灣生長的作家,這些寫作者多數沒有直接性的中國食物「身體記憶」,大部分是從第一代口中得來的口述記憶,因此筆者將第二代的文學思鄉情懷歸納於「想像性」的思鄉,文中中提及這些不具有身體記憶的情懷為「安樂椅懷舊」(armchair nostalgia)。從寫作的內容以及表達方式,更細微地了解第二代作家對於台灣的土地本身也有了認同感,但又生長在父執輩心心念念的故鄉之間,發展出一種非台灣人也非中國的「雙重邊緣」認同困境。

   每次閱讀眷村文化相關的研究報導或論文,都能密切地把自己的家人投射進去,的確,在第一代的認知中,自己一輩子都是中國人,即使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成家,也不改家鄉的記憶或思鄉感,相比之下,第二代也有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我想除了自己父母的認同傳承之外,也許還有不被當地人接受的心態,既不是「臺灣人」、也不是完完全全地「中國人」,甚至沒有中國土地的切身經驗,讀到這裡多少都能稍微體會了我上一代長輩內心的矛盾感,也有些同情。

  文中有許多參考文獻與文學作品,我也稍做記錄,待之後能更深入地閱讀這方面的文學。

 

 

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認同之關係

   本文探討語言和文字對於族群認同、國家認同的關係,結論台灣不應該與中國爭奪華語的代表權,而是爭我們原住民語、客語或台語的代表權,如同日、韓脫漢後,發展出自己的國家文化。筆者的論點的確有道理,若我們的目的是爭取華語的唯一代表權,當然與中國爭奪此為是不智之舉,但我想,語言的代表國家並非只能有一國,隨者教育的普及、世界更國際化,一種語言能夠讓人聯想到的國家不只有一個,我認為這個土地上每一種語言都有被保存的必要,這也是台灣的特色之一。而且,目前的國際語言英語,如果要學習英語,現在的人們已經不再設限於美國和英國了,還有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也沒有誰才是最「正確」的英語使用,我其實對於中國、台灣同時代表華語保持樂觀,撇除政治議題不談,若去問他人知道目前說華語的國家有哪些,我想也會有人答得出中國以外的答案。

   不過我也非常好奇,如果台灣要脫漢,我們的語言會如何發展?不禁讓我回想到新加坡的語言,以個人喜好來談,我並不喜歡當地有些四不像的語言是用習慣,雖然新加坡人對於「新式英文」引以為傲,語法使用卻非常破碎,不只是英語,在說華語時也讓我有一樣的感覺,各種語言夾雜在一起,沒有太強硬的規章,讓學語言的我非常不適應,但的確非常有特色,例如咖啡kopi, 茶teh, “It is very mafan.(麻煩)”, “I makan(馬來語: 吃) already in kopitiam(福建話: 咖啡店, 小吃店). (我已經在美食街吃過飯了)”,這些一聽就知道是新馬的特色用語,雖然內心總有一點不太文雅或正式的感覺,但也應證了文中「高語言」、「低語言」的論點,我的內心認為參雜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較低俗,這又是在什麼背景之下生成的觀念?值得反思。

 


 

陳怡瑄

【文獻】現代化進程中的泰國傳統飲食文化.pdf

 

上週的主題為「泰國的飲食觀光」,而本週將延續所提及的「泰國飲食文化」。

 

自古泰國以米食為主,屬於農耕基礎上的「漁米文化」。根據考古遺址的發現, 5000多年前泰國人民就已能將水稻作為基本飲食,然而泰國內陸水資源豐富,東部和南部臨海地區皆能容易地獲取魚類資源,至13世紀素可泰王朝建立和泰文字的出現,蘭甘亨大帝碑文上記載「ในน้ํามีปลา ในนามีข้าว”(意旨:水中有魚,田中有稻」,此句方言指出「當時的泰國極為富饒,有許多稻米及魚,而稻米與魚類是泰國人便十分愛吃的主食」之意。水資源和米食皆影響著泰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故對於自然崇拜和簡約樸實的生活和信仰也從中形成。

此文也針對泰國的傳統的飲食習慣,以「手抓飯」為特色,至拉瑪五世和華人移民社會的興起,才改使用餐具,在各地飲食中,多以在地特色與當地資源為主。

 

1855年泰國與英國簽訂《鮑林條約》被視為泰國社會現代化的開端,意味著西方文明進入到泰國的開始,包含機械化的介入、西方食物的融合(麵包、馬鈴薯)、飲食商業文化(快餐、料理包、便利商店)。益處雖多,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例如身體素質的下降(糖鹽攝取過多、油炸物)、淡化傳統飲食的文化(作法和認知上的改變)。現代化確實帶來諸多改變,如對飲食文化的創新思維(泰餐 SPA)、藥膳(生薑、檸檬葉、香茅)、未來食物(有機食品、功能性食品、飲品和醫用食品、新型食品)。隨著歷史的變遷,傳統飲食文化如何被保存和傳承,新世代的子女又該如何從中創新並發展出新特色,亦是未來的新觀念。

 

【閱讀】從文化外交看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臺灣在1990年推出「南向政策」,以國家外交和經濟政策為主要方針,但因缺乏整體規劃、系統性地整合和政治上的交替等多項因素,以至於錯失對東南亞地區的主要開發,直到2016年推出「新南向政策」,才有近一步的進展與合作。「國際化意識」即不論是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的人,都應該要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和背景,然而,在媒體和資訊較少呈現國際事務的情形,使得人民對於國際間的事情不關切或不了解,文中提及應當在生活中促進國際,進而培養國際視野。根據「亞洲區域主義」為核心觀點,應該以鼓勵國民或民間機構到東亞或東南亞發展,非僅考慮到國家外交的層次,因應地區特色加以規劃,更能獲得深耕發展的成果。

 

文化外交 (cultural diplomacy) 被 視 為 公 共 外 交 (public diplomacy)的一種:

  1. 兩國正式文化條約的協商,促進或簽署同意文化交流。
  2. 官方協議的執行。

 一般認為是「國家和人民之間理念、資訊、藝術和其他文化層面的交流,可用以促進雙邊的認識」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